【中國智能制造網(wǎng) 智造快訊】科學家表示到2040年,機器犯罪數(shù)量將超過人類犯罪。面對急劇升高的機器人犯罪率,我國現(xiàn)有的刑法能夠應付得了嗎?如果發(fā)生犯罪行為,誰應當承擔罪責? 從正義使者到犯罪工具 機器人法律有待健全 還記得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系列電影《機器戰(zhàn)警》嗎?電影里的機器人警察Murphy化身正義的使者,除暴安良,懲惡揚善。但如今,機器人也成了威脅人類安全的存在。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表示到2040年,機器犯罪數(shù)量將超過人類犯罪。特雷西•福洛斯來自“未來實驗室”,她在電信、科技、零售和媒體方面的研究成果幫助了許多大型公司制定未來戰(zhàn)略。她說,“一旦機器人被黑客攻擊后可以成為自殺性爆炸武器,利用機器人進行的恐怖襲擊將越來越普遍! 然而,令科學家擔憂不僅僅是機器人,還有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機。拉杰•薩馬尼是英特安全公司歐洲、中東和非洲分部的首席技術官。他說,“人們無助地被關在車里,如果不支付贖金,就不能開車。這樣的事情,遲早會發(fā)生!备鶕(jù)英國國家犯罪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網(wǎng)絡犯罪數(shù)量急劇升高,2015年已達到總犯罪數(shù)量的53%。 在電影中,面對日益攀升的機器人犯罪率,人們可以運用機器人“強制失憶”等手段規(guī)制機器人犯罪的現(xiàn)狀。那么在現(xiàn)實中,如果出現(xiàn)了機器人犯罪的問題,我國現(xiàn)有的刑法能夠應付得了嗎?如果發(fā)生犯罪行為,誰應當承擔罪責?犯罪的機器人還是它的主人? 例如,有司機在使用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過程中發(fā)生車禍去世,美國政府認定特斯拉公司無罪,這樣做合理嗎? 又比如,有機器人在瑞士購買毒品被捕,隨后又被無罪釋放,把機器人無罪釋放又是否合理呢? 作為潛心研究機器人犯罪多年的資深人士,Markou認為制定法律是必要的。他在文中寫道:“在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之前,誰又能想過人類能在空中翱翔呢?一次又一次的歷史證明,法律是能不斷完善的。即使一開始的法律有不足之處,最終也會完善起來的。一言以蔽之,法律可以與時俱進。“ 正如Markou所言,法律規(guī)范是必要的,即使目前對于機器人犯罪的約束力并不那么強大,但隨著不斷地修正完善,機器人法律終會健全。就我國目前法律而言,對于機器人的制約性還有待強化。 首先,機器人雖然通過人工智能手段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決策能力,但是由于機器人的決策能力濫觴于人類給其設定的程序,因此刑法仍然將其視為“物”,而非“人”,因此機器人本身是不能作為我國刑法規(guī)制的對象的。 其次,機器人作為一種“物”,是由“人”設計生產(chǎn),并交給“人”來使用的。如果機器人的設計、制作和使用者利用機器人實施犯罪活動,那么機器人此時就成為了一種犯罪的工具,好比兇犯殺人時使用的刀具、小偷扒竊時使用的鑷子,我們只需要對利用機器人實施犯罪的人進行打擊處理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中國智能制造網(wǎng) |
Copyright ©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術支持:周末設計 ( 鄂ICP備2022003378號 )
中國 · 武漢 · 東湖技術開發(fā)區(qū) · 高新大道999號 服務熱線:(0)159-2764-2882